省级两会开启,已有15名新任省级政协党组书记公开亮相******
1月10日以来,全国多个省份相继进入“两会时间”。时值换届之年,人事议题受到外界关注。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梳理发现,截至11日晚,至少已有山西、贵州、云南、内蒙古、江西、吉林、海南、湖南、上海、重庆、河南、福建、黑龙江、广东、甘肃等15个省份的新任省级政协党组书记公开亮相。
在这批近期调整的省级政协党组书记中,“跨省调任”是其一大特点。他们包括: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吴存荣任山西省政协党组书记;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党组副书记,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赵永清任贵州省政协党组书记;
贵州省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刘晓凯任云南省政协党组书记;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张延昆任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党组书记;
湖南省委副书记朱国贤任吉林省政协党组书记;
湖北省委副书记李荣灿任海南省政协党组书记;
海南省政协主席、党组书记毛万春任湖南省政协党组书记;
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蓝绍敏任黑龙江省政协党组书记。
而上海、河南、广东等省份的新任省级政协党组书记则是由本地干部担任:
上海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胡文容任上海市政协党组书记;
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孔昌生任河南省政协党组书记;
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林克庆任广东省政协党组书记。
此外,本次调整中,也有多名新任省级政协党组书记来自中央机关、国家部委等部门,包括:
司法部党组书记、部长唐一军任江西省政协党组书记;
中央办公厅副主任、中央办公厅调研室主任唐方裕任重庆市政协党组书记;
国家卫健委党组成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卫健委纪检监察组组长滕佳材任福建省政协党组书记;
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庄国泰任甘肃省政协党组书记。
(澎湃新闻记者 蒋子文)
最高法:民法典施行两年间共审结一审人格权纠纷案33万件******
光明网北京1月12日电(记者 孙满桃)在民法典施行两周年之际,最高人民法院今日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人民法院贯彻实施民法典的工作情况。
据介绍,自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1月30日,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共审结一审物权纠纷案件65万件、合同纠纷案件2027万件、人格权纠纷案件33万件、知识产权与竞争纠纷案件92万件、环境资源类案件31万件,涌现了一大批适用民法典化解纠纷的典型案例,如安徽合肥“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案、浙江杭州“地铁萌娃”肖像权纠纷案等,发挥了鲜明的导向作用。
据最高法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民法典贯彻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刘贵祥介绍,民法典颁布后,最高法立即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至2020年5月28日有效的全部591件司法解释进行逐一清理,废止116件,修改111件。
另一方面,民法典的新制度新规则通过审判实践不断转化成强大的社会治理效能。人民法院依法审理了一批涉及英烈人格利益保护、居住权、物业服务合同、保理合同、家风条款、自甘风险、好意同乘、高空抛物等民法典新增重点亮点制度的案件,取得了良好效果。
基于人民法院大数据管理和服务平台汇聚的全国案件文书数据进行的检索统计显示,2021年1月至2022年11月,适用民法典英烈保护条款的一审裁判文书数量达679件,居住权为772件。